唐詩三百首第162首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收錄于清人孫洙(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第五卷五言律詩。詩人訪遷居好友而不遇,在寫尋與不遇的過程中,活畫出陸羽疏放不俗、隨緣任運(yùn)的隱士形象。家居近城,卻又具桑麻之趣,筑籬植菊,卻近秋未開花,門掩卻無犬,寫出環(huán)境的靜謐,以及閑適生活中隱逸的情趣。最后的問答刻畫出瀟灑自在、閑云野鶴的意態(tài)。全詩以散筆寫成,自然混成,清空如畫,表現(xiàn)出乘興而來、盡興而歸的風(fēng)趣,不著一詞,禪意悠長。
尋陸鴻漸不遇作品原文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bào)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尋陸鴻漸不遇譯文注釋
譯文一
遷移的新居雖然在城邊,有條小路通向田間桑麻。
在籬笆邊新種了些秋菊,秋天到來仍然未見開花。
頻頻敲門也聽不到狗叫,想離去且問問西邊鄰家。
鄰居告訴說他去了山中,每天回來都是夕陽西下。
譯文二
陸羽所搬遷的新家雖然鄰近外城,但荒僻的小徑卻通向桑麻之間。
注釋
陸鴻漸:即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創(chuàng)作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因此被譽(yù)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
帶郭:郭即外城,帶郭是指鄰近外城。
著花:開花。
尋陸鴻漸不遇作品鑒賞
賞析一
后人點(diǎn)評:
近人俞陛云:此詩之蕭灑出塵,有在章句外者,非務(wù)為高調(diào)也。(《詩境淺說》)
這首詩是陸羽遷居后,皎然過訪新居不遇所作。皎然,俗姓謝,字清晝,湖州長城卞山(今浙江長興)人,中唐著名詩僧。陸鴻漸,即陸羽,字鴻漸,竟陵(今湖北天門縣)人,曾授太子文學(xué),不就。后隱居,著有《茶經(jīng)》,后人尊為“茶神”。詩人去訪問友人沒有遇到,便描寫了友人新居周圍的景色和隱者生活的自在閑逸,抒寫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此外,本詩還將陸羽疏放不俗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全詩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語言淳樸自然,清新流暢,充滿詩情畫意,優(yōu)美和諧。近人俞陛云曾評價道:“此詩之蕭灑出塵,有在章句外者,非務(wù)為高調(diào)也。”
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寫陸羽新居之景,有“陶氏田園”之韻。陸羽新居雖離城不遠(yuǎn),但很幽靜,一條小徑,桑麻遮道,通往深處。雖然秋天已到,籬笆兩邊新種的菊花卻還未開花。這幾句詩平淡清新,點(diǎn)出詩人造訪陸羽的時間為風(fēng)高氣爽的秋季。兩聯(lián)一為承接,一為轉(zhuǎn)折;一為正用,一為反用,一反一正都表現(xiàn)了環(huán)境的幽僻。
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寫詩人尋人不遇的情況。詩人來到了門前,敲門,不但無人應(yīng)答,連犬吠的聲音都沒有。這時詩人滿懷不舍,不忍離去,于是他決定問一問西邊的鄰居。鄰人答道:陸羽往山中去了,經(jīng)常要到太陽西下的時候才回來。這與賈島《尋隱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每日斜”的“每”字,活脫地勾畫出西鄰說話時(對陸羽整天流連山水)迷惑不解的神態(tài)。詩人寫“問西家”,一方面表明對陸羽的思慕和相訪不遇的惆悵;另一方面則借西家之口,從側(cè)面烘托出陸羽不以塵事為念、高蹈塵外的逸士襟懷和風(fēng)度。
本詩用語空靈、韻味悠長,前兩聯(lián)寫陸羽隱居之處的景色,后兩聯(lián)寫詩人訪友不遇的情形。詩人鮮少在陸羽身上著墨,但本意還是為了吟詠陸羽。幽僻的住所,遍地的菊花,無犬吠的門戶,西鄰的描述,都從側(cè)面反映出陸羽淡泊寧靜、樂居山野的性情。至此,雖無一字寫隱士,但一個超塵絕俗的隱士形象已仿佛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
賞析二
這是一首寫訪人不遇的詩。詩前半部分描寫陸羽隱居之地的景色;后半部分寫不遇的情況,似都不在陸羽身上著筆,而最終還是為了詠人。偏僻的住處,籬邊未開的菊花,無犬吠的門戶,西鄰對陸羽行蹤的敘述,都刻畫出陸羽的形象疏放不俗。全詩四十字,清空如畫,別有雋味。
這首是詩人去拜訪剛搬家不久的好友陸羽不遇而作的詩。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這兩句寫陸羽剛剛遷居,雖然新家離城不遠(yuǎn),但環(huán)境已經(jīng)很幽靜了,詩人在山野間的小徑中走著,直走到桑麻叢中才看到陸羽的居所。這兩句點(diǎn)出了陸羽居所的地址以及周邊的環(huán)境,寫得樸實(shí)自然。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大概是陸羽剛剛搬來后才種下的菊花吧,在秋季里都還沒有開放。這里點(diǎn)出了詩人拜訪的時間是在秋季里的一天。詩人觀察細(xì)膩,感情平和恬淡,充滿了怡然的生活情趣。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詩人接著就去敲陸羽家門,卻無人應(yīng)答,甚至連狗吠的聲音都沒有。這時,詩人有些茫然,想這樣回去,又有些眷戀,所以不禁去問西邊的鄰居。
“報(bào)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鄰居回答說:陸羽去山中了,每天都要到太陽落山的時候才回來。“每日”中的每字,生動地勾畫出了鄰居對陸羽這種行為的不解和疑惑的神態(tài)。這也反襯了詩人陸羽寄情山水、超脫塵俗的高潔情趣。
這首五律詩,不論是寫景還是后來的敘事,都沒有直接寫陸羽本人,但詩人從不同角度描寫陸羽的生活情況、生活環(huán)境等,烘托陸羽高潔的情操和放蕩不羈的豁達(dá)胸懷。語言清新自然,韻味雋永和諧。
尋陸鴻漸不遇作者簡介
皎然(約720—約800)
字號:字清晝
籍貫:湖州長城(今浙江長興)
作品風(fēng)格:清麗閑淡
詩人小傳:
皎然,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唐代著名詩僧。他是南朝大詩人謝靈運(yùn)十世孫,活躍于大歷、貞元年間,所作《詩式》為當(dāng)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顏真卿為湖州刺史時,對他十分器重,長與往還。皎然的詩歌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有《杼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