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第177首杜甫的《野望》,收錄于清人孫洙(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詩。憂國思家是此詩的主題,國患未靖,戰(zhàn)亂連年,導致家破人亡,骨肉離散。詩人獨居蜀中,遠望西山三城,心憂吐蕃連年擾邊;低望萬里橋,勾起出蜀歸鄉(xiāng)之思。不僅為兄弟天涯相隔不得相見而悲,更為自己遲暮多病、無力報國而深感惆悵。只見江山依舊但物事全非,不堪之感油然而發(fā)。言極傷痛,但意氣悲壯,自有寬廣蒼茫的氣勢。
野望作品原文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野望譯文注釋
譯文一
西山覆蓋白雪三州有軍士駐守,南郊錦江上橫跨著一座萬里橋。
天下烽煙四起我和兄弟們遠隔,孤身在天涯悲傷流淚路途遙遙。
只能將晚年時光消磨在病痛中,再也沒有絲毫的功績報答圣朝。
騎著馬走到郊外時時極目遠望,不堪忍受這世事日漸衰敗蕭條。
譯文二
西山上白雪皚皚,松、維、潘三城設置了戍兵,城南有清江流過,架設著費祎曾經(jīng)的萬里橋。因為國家動蕩啊,所以兄弟們全都隔絕一方,我在天涯海角落淚,孤獨一身,遠赴異鄉(xiāng)。只能讓遲暮的年歲任憑多種病痛折磨,卻沒有絲毫貢獻可以回報給圣明的朝廷。騎馬來到郊外,不時地極目眺望啊,卻不忍心看到世事一天比一天更蕭條殘敗下去。
注釋
西山:指成都西面的雪嶺,在松潘縣南面,為岷山的主峰。
三城:指松(今四川省松潘縣)、維(故城在今四川省理縣西)、保(故城在理縣新保關西北)三州,當時吐蕃趁安史之亂入寇,因此在此三州設置重兵戍守。
清江:指錦江。
萬里橋:在成都城南,常璩《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曾派費祎出使東吳,臨行前費祎曾言:“萬里之行,始于此橋。”因此得名。
涓埃:涓為細流,埃為輕塵,以此比喻稀少、微小、毫末?!吨軙?middot;蕭撝傳》即有“臣披款歸朝,十有六載,恩深海岳,報淺涓埃”句。
野望作品鑒賞
賞析一
本詩作于上元二年(761年),詩人居住在成都浣花草堂期間。全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感傷時局、懷念諸弟的思想感情。全詩意境壯闊深廣,基調沉郁悲涼。
首聯(lián)寫詩人躍馬出郊時所見之景,以及詩人由野望之景觸發(fā)的家國和個人的情思。頷聯(lián)由戰(zhàn)亂引出詩人懷念諸弟、自傷流落之情,真情實感令人為之動容。其中“風塵”指安史之亂造成的戰(zhàn)亂局面。正是由于這“風塵”,詩人與諸弟遠隔天涯而不能相見。想到此,詩人不禁“涕淚”滿面。頸聯(lián)由“天涯”、“一身”引出詩人殘年“多病”的凄慘狀況,以及“未有涓埃答圣朝”的愧疚之意。當時詩人已年過半百,故言已入“遲暮”之年。想到自身的狀況,詩人不禁嘆息著說:“我現(xiàn)在只好將暮年交付與多病之身了,可惜沒有一絲一毫的功勞可以報答圣朝??!”悲哀、無奈之情,溢于言表。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分別用了對偶的句式,寫出了詩人憂家、憂國的心情和渴望報效朝廷的忠心。尾聯(lián)點出“野望”的方式,并抒發(fā)了詩人深沉的憂思。當時西山三城重兵防戍,蜀地百姓的賦役負擔尤為繁重。面對這種情況,憂國憂民的詩人產(chǎn)生了民不堪命、國勢日衰的擔憂。正是由于詩人“跨馬出郊”,“極目”遠望,才看到了近處的“南浦清江萬里橋”,同時也看到了遠處的“西山白雪三城戍”。而“三城戍”又使詩人想到了如今的戰(zhàn)亂烽火,“萬里橋”則使詩人萌生了出蜀的念頭。結語二句既點明了詩人憂家、憂國的原因,同時也深化了全詩的主題。
縱觀全詩,詩人從草堂“跨馬”,外出郊游,本是為了遣愁解悶,但所見之景卻引發(fā)了他對弟兄離別、自身飄零和國家局勢的種種反思。片刻間,懷念同胞、傷感疾病、報效國家、擔憂時局等情感,一下子涌上了詩人的心頭,使他愁腸百結,憂心萬分。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杜甫終生不渝的“憂國憂民”之情。
賞析二
這首詩寫作者眺望西山所生的傷痛憂愁之情。當時國家動亂,作者又年老多病,兄弟也因戰(zhàn)亂各自分離,國事家事以及個人衰病都使作者心情愁苦,因而,他遠眺曠野,觸景生情,不禁涕淚交流,感到人事蕭條。全詩意境壯闊悲涼,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沉郁頓挫的詩風。
王堯衢曰:此詩格調最清,宜取以壓卷。視此,則律中起承轉合了然矣。
代宗寶應元年(762),正值安史之亂,另吐蕃在川西猖獗。杜甫當時從梓州回成都,因報國無望,遠望生愁,故作此詩?!跺伤琛吩u此詩“格律高聳,意氣悲壯,唐人無能及之者”。
這首詩是杜甫客居成都草堂后作,某一日他跨馬出郊,但眼前種種景物都使他憂心,即所謂“不堪人事日蕭條”,因而于悲涼憂患中,寫下此詩。
開篇先從遠景寫起,西山上覆蓋著靄靄的白雪,不禁使他想起“三城戍”,也即邊境上并不安寧,眼見內憂未息,又生外患。繼而再將視野拉近,看到近處的萬里橋--杜甫《狂夫》詩中曾有“萬里橋西一草堂”句,可見草堂距萬里橋不遠,而萬里橋在成都縣南,故有“南浦”之謂。那么前一句因西山而思邊患,這一句見萬里橋是否也別有用意呢?確實是有的,萬里橋因當初費祎出使東吳而得名,很明顯詩人是不堪偏居一隅,而想要出蜀去為國效力了。
賞析三
《野望》這首詩是王績的代表作,全詩寫的是山村傍晚的秋景,在安閑的氣氛中流露出了詩人幾分惆悵、孤獨和抑郁心情。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這一句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畫面,秋天的一個傍晚,詩人獨自一個人漫無目的地看著遠方。這時詩人內心生出幾分惆悵,詩人化用曹操的“何所依”的意思,問自己“欲何依”,順其自然地表達出了詩人內心無所依靠的孤單。
下面四句寫的是傍晚時,詩人看到的景象。樹林中片片樹葉已經(jīng)枯黃,呈現(xiàn)一片秋天的蕭瑟情景,落日的余暉照在層層的山巒上,越發(fā)襯托這份蕭瑟。描述完這樣靜謐的景象后,詩人又寫到了兩處動景:牧人放牧回來,獵人也騎著馬滿載獵物歸來。這四句遠景與近景、光和色、動與靜完美結合,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畫,一片安樂祥和的氛圍。
但是詩人沒有從這些美好的田園風光中得到安慰,他筆鋒一轉,在最后寫到“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原來這些熱鬧的場景和詩人無關,場景中的人詩人也不認識,整首詩的感情又回到空寂無聊。這一靜一動的對比,越發(fā)表現(xiàn)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苦悶。所以,最后詩人只有放聲高歌排遣內心惆悵。
這首詩一改以往詩歌的浮華靡艷風氣,文筆樸素,文風質樸,讓人讀來如沐浴清風,沁人心脾,簡樸自然。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中間兩聯(lián)寫景,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抒情言事,經(jīng)過情-景-情的結構,深化了詩文的意思,這正符合律詩的章法。而在當時,律詩這種新的體裁還尚未定型,所以,這首詩是現(xiàn)存唐朝最早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
野望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
字號:字子美,號少陵
籍貫:原籍襄陽(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鞏縣。
作品風格:沉郁頓挫
詩人小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生于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曾擔任過左拾遺,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貴,而被貶為華州參軍,后辭官歸隱于成都,建草堂而居。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薦其為屬官,杜甫全家因而移居四川奉節(jié),兩年后他離開奉節(jié),輾轉流離于江陵、衡陽一帶,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病逝于湘江的一艘小船中。
杜甫半生漂泊,又經(jīng)安史之亂,慣見民間疾苦,其憂國憂民的情懷畢見于作品之中。青年時代他亦懷抱大志,與李白等人交游,詩風較為明快、恣意,中年后則變?yōu)槌劣纛D挫,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多涉及社會動蕩、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因此被譽為“詩史”。尤其在律詩上,他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創(chuàng)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jīng)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后人也因而贊其為“詩圣”,詩而能成圣者,唯杜甫一人而已。唐詩人元稹評價說:“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風(《詩經(jīng)》里的國風)、騷(屈原的《離騷》),下該沈(沈佺期)、宋(宋之問),言奪蘇(蘇味道)、李(李嶠),氣吞曹(曹操)、劉(劉備),掩顏(顏延之)、謝(謝靈運)之孤高,雜徐(徐陵)、庾(庾信)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
唐詩常識
格律詩一般首聯(lián)、尾聯(lián)為散句,頷聯(lián)、頸聯(lián)為對仗,但是也有例外存在。一種情況是頷聯(lián)不對,而將對仗移至首聯(lián),另一種情況是首、頷、頸三聯(lián)都對。比如杜甫這首《野望》,首聯(lián)“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即為工對,頸聯(lián)“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對而不工,也可以認為是散句。因為五律首句多不押韻,而七律首句以押韻者為多,不押韻則平仄易協(xié),所以這種情況在五律中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
首聯(lián)摹景并及國事和自身感懷,頷聯(lián)即抒發(fā)客居成都的悲怨。兄弟流散,各在一方,而自己也離開故鄉(xiāng)如此地遙遠,來到蜀地,恍惚如居天涯。杜甫有四弟,即杜穎、杜觀、杜豐和杜占,只有杜占隨他入蜀,其他三人都散居各處,于是乃有此種悲嘆。傷及親戚后,頸聯(lián)再言及自身,此時杜甫已經(jīng)五十歲了,所以說“遲暮”,而不僅遲暮,更兼多病,加一“供”字,似乎自己茍且不死,只是為了供應這些病痛一般,則其情更悲。提及自己以后,卻又轉向國事,說自己萬分慚愧,未能為國家作出點滴貢獻,則詩人拳拳抱國之心,便即躍然紙上。
跨馬出郊之事,不在開篇言及,卻放在尾聯(lián),這也是一種倒裝,同時也是最后作總的概括。因為自己所見所聞,是“人事日蕭條”,因而才有了上述種種悲怨和慨嘆。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評杜詩是“格律高聳,意氣悲壯,唐人無能及之”,確非過譽。杜甫能夠將個人的遭際與國家的災難完美結合在一起,從而既抒發(fā)自傷之情,又展露憂國之心,觀此詩即可知詩人的內心有多么苦悶,志向又有多么宏大,而唯這兩者并存,才更顯悲之極也。這種悲可稱之為悲壯、悲憫,悲天而憫人,因為兩者并不矛盾,事實上,尤其在杜甫身上,確實是統(tǒng)合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