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第283首杜牧的《赤壁》,收錄于清人孫洙(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第十卷七言絕句。詩人由一片折戟興起史論,自出機杼,為史實翻案,將赤壁之戰(zhàn)的成功全部歸結(jié)于“東風”的客觀因素,周瑜的成功乃是一時僥幸。詩人借嘲諷周瑜,以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憤懣與牢騷。評斷未必完全正確,但讀來饒有趣味。
赤壁作品原文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譯文注釋
譯文一
沉埋在沙中的斷戟還未銷蝕,撿起來磨洗認出它來自前朝。
倘使當年東風不給周郎方便,銅雀臺中早已鎖著大喬小喬。
譯文二
這折斷的鐵戟啊,沉埋在泥沙之中,還沒有徹底朽壞,我把它拿起來,磨清洗凈,認出是前朝舊物。倘若那東風不給周瑜行方便的話,恐怕二喬都要被閉鎖在春意濃濃的銅雀臺中了吧。
注釋
赤壁:地名,漢末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軍曾在此處大破曹操軍。關(guān)于赤壁的具體位置,歷來眾說紛紜,較為可信的有《元和郡縣圖志》所稱:“赤壁山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里,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即周瑜用黃蓋策,焚曹公舟船敗走處。”此外還有《水經(jīng)注》所載:“赤壁山在百人山南,應在嘉魚縣東北,與江夏接界處,上去烏林二百里。”此詩所指赤壁,則是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西北的赤鼻磯,因山巖色赤,有如火燒,故亦名“赤壁”。
將:拿起。
周郎:指孫吳大將周瑜,字公瑾,《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載:“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
銅雀:即銅雀臺,舊址在河北臨漳縣境內(nèi),曹操曾在此處掘地得一銅雀,以為吉兆,遂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建銅雀臺。
二喬:應為二橋,指橋氏姐妹?!度龂?middot;吳書·周瑜傳》載:“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橋,(周)瑜納小橋。”
赤壁作品鑒賞
賞析一
后人點評:
清人沈德潛:牧之絕句,遠韻遠神。然如《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近輕薄少年語,而詩家盛稱之,何也?(《唐詩別裁集》卷二十)
詩人杜牧任黃州刺史期間,曾游覽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撫今追昔,懷古詠嘆,便作本詩。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詩人借觀看赤壁遺物斷戟追想當年周瑜的成功是由于巧遇東風出于僥幸,不然連二喬都將為曹操所有。這樣去看周瑜,是詩人自命不凡的表現(xiàn),即認為周瑜也不足為范,自己也一樣深知兵法,腹藏韜略,只是空有抱負難以施展。本詩構(gòu)思精巧,含蓄地抒寫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激和苦悶。
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表達詩人對前朝舊事——赤壁之戰(zhàn)的感慨。這件古物是一支折斷的鐵戟,被埋沒在水底泥沙中六百多年,一直沒有被腐蝕掉,終于被人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后人考證,確定了它是赤壁之戰(zhàn)的遺物。這件不太起眼的破損兵器使詩人心中不禁涌出了一種“懷古之幽情”,他聯(lián)想到了漢末那個天下大亂的時代,想起了那次決定了三國鼎立之勢的重大戰(zhàn)役,以及那一戰(zhàn)中起了決定作用的人物。
三四句是議論。在赤壁之戰(zhàn)中,東吳主將周瑜憑借火攻,以少勝多,大勝曹軍八十萬。而火攻能夠發(fā)揮作用,恰恰是因為戰(zhàn)爭的關(guān)鍵時刻刮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詩人評論這場大戰(zhàn)的成敗緣由,就從獲勝者周瑜以及他賴以取勝的東風著筆了。又因為取勝的原因最終要歸于東風,所以詩人將東風置于更重要的位子上。不過,詩人并沒有正面描述東風為周瑜取勝發(fā)揮了多大作用,而是從反面論述:要是東風沒有給周瑜行方便,那么赤壁之戰(zhàn)就是另外一個結(jié)局,歷史走向就會發(fā)生改變。接下來,詩人假設了曹軍取勝,劉備、孫權(quán)聯(lián)軍失敗的后果。他沒有從政治、軍事方面來鋪陳直敘,而只是假設了兩個聞名于時的美女——孫策的妻子大喬和周瑜的妻子小喬的命運。詩人認為,曹操真成了勝利者,一定會將大喬和小喬擄走,關(guān)在銅雀臺(位于今河北臨漳縣境內(nèi),古稱鄴,曹操曾在此修銅雀、金虎、冰井三臺),供自己享樂。詩人通過“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形象生動的詩句,以小見大,體現(xiàn)了他在藝術(shù)處理上的獨特之處。
賞析二
這是一篇詠史之作,也是唐詩中膾炙人口的名篇。詩人通過觀看古戰(zhàn)場的遺物對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zhàn)發(fā)表看法,感嘆周瑜的成功出于僥幸。認為周瑜如果沒有巧遇東風,則將失敗,連二喬都將為曹操所有。這樣的評價,是一種自命不凡的感情,是借詠史來抒發(fā)自己深知兵法,腹藏韜略,但空有抱負難以施展的牢騷。但此詩之膾炙人口并不在于他對歷史事件評價是否正確,主要還在于對國家興亡的感慨。
這首七絕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古戰(zhàn)場時,有感于三國英雄成敗而寫下的,是一首懷古之作。
“折戟沉沙鐵未銷”,詩人開篇用古物引起對三國人物和事跡的慨嘆。從赤壁大戰(zhàn)中留下來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層中,經(jīng)歷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被歲月銷蝕掉。如今被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自己一番磨洗,鑒定是赤壁之戰(zhàn)中的遺物。這件小小的器物,使詩人想到了漢末那個動蕩的年代,想到了赤壁之戰(zhàn),想到參加這次戰(zhàn)役的關(guān)鍵人物。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在赤壁之戰(zhàn)中,周瑜主要靠火攻戰(zhàn)勝了兵力遠勝于自己的敵人,而他能用火攻,是因為在決戰(zhàn)的那個時間,正好刮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戰(zhàn)爭勝利的關(guān)鍵是東風,詩人便把東風寫在最前面,突出了東風在這次戰(zhàn)役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詩人沒有從正面描寫東風是怎樣幫助周郎得勝的,而反面著筆:設想如果東風不給周郎以方便,那么,勝利的就不是周郎了,而歷史也會因此發(fā)生改變了。詩人假想如果曹軍勝利后的局面。但詩人又沒有從正面寫起,而只寫“二喬”這兩位東吳美女將要遭受的命運。大喬是孫策妻子,小喬是周瑜妻子,那么兩人被搶入魏,深鎖銅雀臺,就意味著吳國滅亡了。詩人構(gòu)思巧妙,用形象思維,反映事件,意在畫中,使人不言自明,非常獨到。而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勝利,完全歸功于偶然的東風,也失于片面,詩人偏偏這樣寫,其中恐怕也含有“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慨嘆吧。
賞析三
此詩懷古,所詠的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基本統(tǒng)一北方,于是親率大軍南征荊州劉表、揚州孫權(quán)。劉表才歿,其子劉琮舉州歸降,客將劉備率殘兵與孫吳聯(lián)合,孫權(quán)派周瑜引三萬軍拒曹,在赤壁以寡擊眾,大破曹軍。詩作于唐武宗會昌中(841年~845年)杜牧任黃州刺史時,黃州也有赤壁,本非周瑜破曹處,但杜牧誤以為即此地,故有感而發(fā)。
詩的前半段,據(jù)說從水中得到一柄古戟的殘枝,就此引出詩人喟嘆。詩歌議論都在后半段,說倘若東風不肯給周瑜行方便的話,赤壁之戰(zhàn)的結(jié)局或許又會不同。以當時的軍事態(tài)勢來看,曹操所部北軍不慣水戰(zhàn),又因水土不服而多生疾疫,新降荊州水軍則疑慮重重,這場仗本來就很難打贏。但小大之勢太過明顯,倘若周瑜不能及時抓住戰(zhàn)機,等曹操經(jīng)過一冬的訓練、休整,來春再發(fā)動猛攻的話,孫吳勢力是很難與其抗衡的。所以說,周瑜破曹,有其必然性,但赤壁一戰(zhàn)便扭轉(zhuǎn)態(tài)勢,也存在著偶然性。
當時周瑜軍在長江南岸,曹軍在長江北岸,隔江對峙,周瑜利用曹操不熟悉江南氣候特征的弱點,用黃蓋之計,于冬季突刮東南風時,火攻曹軍戰(zhàn)船,這才贏得了勝利。倘若當時并沒有東南風,則火攻自然不成,曹操安居北岸,在休整完成前堅持不與周瑜交鋒,則最終勝負正未可知也。這就是杜牧“東風不與周郎便”一句的根由所在。
倘若此戰(zhàn)孫吳戰(zhàn)敗,自然孫權(quán)、周瑜都會淪為曹操的俘虜,那么作為孫策(孫權(quán)亡兄)妾的大橋和作為周瑜妾的小橋,自然也難免會被貪愛女色的曹操攬入己懷。赤壁之戰(zhàn)兩年后,曹操在大本營鄴城建銅雀臺,多儲文學之士和婢妾,這就是杜牧言及銅雀臺的緣由。“春深鎖”這三字,乃是向來閨怨詩、宮怨詩中常出的意象,杜牧將之借鑒過來,用以詠史,卻也能出常人所難以料想的獨特意境。宋朝人因此而評杜牧此詩“輕佻”,不言國祚,不言士人,不言百姓,而獨以女子遭遇來論勢力成敗,卻不知這正是詩家由小而及大,言輕而意深的境界所在,杜牧是在寫詩,自然需要浪漫情懷,而不需要冷冰冰的史論、政論。
杜牧此詩,慨嘆古事,為言周瑜赤壁得勝本是僥幸,是貪天之功,那么從來詠史是為諷事,懷古是為喻今,杜牧諷事、喻今之意究竟為何呢?或謂是懷才不遇之嘆,則杜牧再自矜其能,卻又如何與名將周瑜相比?況又為何要與以武夫面目存留史籍的周瑜相比呢?顯然是說不通的。私以為,杜牧作此詩,正是相應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朝廷詔令不行地方的政治狀況——孫吳在揚州本是割據(j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代表中央,以中央而伐地方,若非東風作梗,豈有失敗之理?可惜啊,歷史上的周瑜僥幸成功,現(xiàn)實中雖無周瑜,朝廷卻也沒有曹操一般能戰(zhàn)之將,可以平定割據(jù)的藩鎮(zhèn)了。
曹操的形象在隋唐以后逐漸丑化,而作為他敵手的周瑜,形象則極為高大,杜牧不歌頌周瑜,反而加以諷刺,無疑是有獨特的政治諷喻隱含其中的。有趣的是,杜牧此詩亦對后世產(chǎn)生極大影響,民間遂有曹操南征孫權(quán),專為迎取二橋之說,直到元末明初成書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亦以此謠言來激怒周瑜,甚至篡改曹操之子曹植所寫的《銅雀臺賦》,將“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改成了“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由此可見,杜牧此詩結(jié)句深為識者所喜,影響甚深,雖是憑空妄想,又哪有輕佻可言?
赤壁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
字號:字牧之,號樊川居士。
籍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
作品風格:豪邁俊爽,拗峭清麗
詩人小傳: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內(nèi))人,唐代著名詩人。他是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的進士,授職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再任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終官至中書舍人。
杜牧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多方面成就,詩、賦、古文都可稱為名家。他主張凡為文以義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wèi),對作品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的特殊風貌。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杜牧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以相應唐朝前中期的李白、杜甫。其古體詩受杜甫、韓愈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重辭采的時代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fā)”的特色相結(jié)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就此產(chǎn)生了相當多的佳作。后世稱其為“杜樊川”,有《樊川文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