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第306首王維的《秋夜曲》,收錄于清人孫洙(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第十一卷七言樂府。全詩寫少婦閨怨。春秋之交,夜涼如水,中天明月初現(xiàn),穿輕薄羅衣的少婦夜深時分仍撫弄銀箏,只因怕見自己獨處空閨。盈盈月華,纖纖羅衣,在這般清華的富麗中,更映照出少婦的空虛與愁思。
秋夜曲作品原文
秋夜曲
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夜曲譯文注釋
譯文一
夜里明月初升露水還略帶寒意,輕羅單薄也不未收進去換夾衣。
涼夜已深還久久地撥弄銀箏,心中怯怕守空房遲遲不愿歸。
譯文二
明月初升,秋露尚稀,輕薄的衣服已顯單薄,但還沒有更換。長夜漫漫,于是我久久地彈弄箏弦,因為害怕獨守空房而不忍心歸去。
注釋
秋夜曲:屬樂府《雜曲歌辭》,此詩《萬首唐人絕句》和《全唐詩》都署為王涯作。王涯(764年~835年),字廣津,太原人,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擢進士,又舉宏辭,調(diào)藍田尉,久之,以左拾遺為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時累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桂魄:即秋月,因相傳桂中有月,故此作為月的別稱,駱賓王《傷祝阿王明府》中即有“嗟乎,輪銷桂魄,驪珠毀貝闕之前,斗散紫氛,龍劍沒延平之水”句。
秋夜曲作品鑒賞
賞析一
這是一首寫初秋夜晚閨中少婦思念遠出的丈夫的詩。起句寫秋月從東方升起,露水雖生,卻是淡薄微少,給人一種清涼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第二句寫女主人公在氣候轉(zhuǎn)涼的季節(jié)還穿著輕軟的羅衣,沒有更換秋衣;暗示了對遠方丈夫的思念。第三句寫女主人公的彈箏行動,實際是寫她獨守空閨,徹夜不能寐,只能借彈箏排遣凄寂無聊之感。結(jié)句以巧妙的構思和表現(xiàn)方法,通過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展示她獨守空房的哀怨,道出了她深切懷念遠出丈夫的情思。
賞析二
詩寫閨怨。女主人公明明不禁夜寒,卻又倀望明月,調(diào)弄箏弦,不肯歸回室內(nèi)安睡,這是為什么呢?前三句都為第四句造勢,第四句才點明主旨,是因為“心怯空房”所以才“不忍歸”。“心怯空房”,當然是指丈夫遠離,自己因而獨守空閨,這般寂寞清冷的日子可怎么度過呀,如此漫漫長夜又如何得眠呢?于是只好找一些別的事情來做,比如彈箏,以排遣此難眠的時光。
首句寫月升,明月有團圓之意,因此見月而思人,自然生發(fā)。繼而再寫露水尚微,則寒意不深,但正當夜間,“輕羅已薄”,是該到更換秋衣的時候了。很明顯這是夏秋交替之際,因為節(jié)候的變遷,使人恍然悟到時光流逝的飛速,因而更思親人。既然“輕羅已薄”,為什么不肯“更衣”呢?想必女主人公是在擔憂丈夫的近況吧,不知道他是否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因季節(jié)更換而添衣嗎?他身在外鄉(xiāng),想要按時換衣恐怕并不容易吧,那自己又有何心緒去“更衣”呢?以此托出思念之情更深更濃。
第三句“夜久”二字最堪玩味,長夜漫漫,都為難眠才于庭中弄箏,弄箏本為打發(fā)無聊寂寞的時光,但箏聲本就凄惋,以情寄之,想必越彈越感悲哀吧。“殷勤”二字,指頻繁、反復,如《后漢書·陳蕃傳》中有“天之于漢,恨之無已,故殷勤示變,以悟陛下”句,雖然哀傷,卻忍不住不去彈弄,因為箏聲正可抒發(fā)她內(nèi)心的惆悵無奈也。如此則怨婦之情,所處之境,備悉道出,再以第四句點明主旨,則全詩通體圓融,使讀者見之而不禁心醉、心傷。
賞析三
本詩是一首婉轉(zhuǎn)含蓄的閨怨詩,語言委婉,情感細膩,著意描寫寒意蕭瑟的秋夜,女子深夜彈箏怕回空房的情景,抒寫了女主人公的寂寞哀怨之情。《秋夜曲》,屬樂府《雜曲歌辭》。
一二句主要描寫秋天夜晚的冷清景色。“桂魄”、“秋露”等語交代了時令。“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總是令人覺得傷感,秋思更讓人肝腸寸斷。本詩選取秋景,也是在暗示女主人公空虛寂寥、萬念俱灰的心情。第一句寫月亮從東方升起,霜露微降,透出一種涼意,也渲染出女主人公孤獨落寞的心境。第二句寫女主人公在入秋天氣轉(zhuǎn)涼的時候還穿著輕而薄的羅衣,她為什么不回房間更衣呢?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懸念。
第三、四句“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解答了“輕羅已薄未更衣”的疑問,原來,冷清的秋夜,女主人公在屋外撥弄著銀箏,衣不勝寒,也不肯回房,正是因為屋內(nèi)空空,回去也無人陪伴。她久弄銀箏,并非心甘情愿,而是不想一個人回到房中面對難挨的孤寂。她滿懷相思,夜不能寐,也只能借彈箏來排遣凄寂無聊之感。“怯”字還暗示了女主人公已經(jīng)獨居很久,愛人離開她很長時間了。
縱觀全詩,前三句實際上在不斷地為讀者制造疑問,第一句“桂魄初生秋露微”,秋月已經(jīng)升起,到了入夜之時,主人公為何還不回房?第二句“輕羅已薄未更衣”的疑問前文已經(jīng)交代;第三句“銀箏夜久殷勤弄”,彈箏已經(jīng)很久,主人公為何還不回房?三個疑問,層層推進,其實只有一個答案:“心怯空房不忍歸”。此種心境,引用蘅塘退士的一句話概括,至為精當:“貌似熱鬧,心實凄涼。”
本詩并非王維的代表作,但全詩語言清麗淡雅、寧靜致遠,在淺吟低唱中給人以美的享受,的確擔得起蘇軾對王維詩作的評價:“詩中有畫。”
秋夜曲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
字號:字摩詰
籍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
作品風格:清淡自然,辭秀調(diào)雅
詩人小傳: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太原,父輩遷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于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旋任大樂丞,因故謫為濟州司倉參軍,后歸長安。安史亂之前,王維累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官場感到厭倦和擔憂,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于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詩畫俱佳,也通音律。他在詩歌上的成就很高,無論邊塞詩還是山水詩,各類主題皆有佳作,蘇軾贊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中后期詩作多描摹田園景物,再加上詩中濃厚的隱逸思想,上繼陶淵明、謝靈運,下開一代風氣,與孟浩然并稱“王孟”。此外,他本人篤信佛教,詩中也多有反映,后人稱其為“詩佛”。
唐詩常識
唐代為中國古代詩歌的浩瀚汪洋,詩人倍出,作品汗牛充棟,歷代收錄唐詩最全的是《全唐詩》,全書共九百卷,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詩作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此書為清朝康熙年間,由康熙皇帝親自下令,由江寧織造曹寅主持編纂的,其底本一為清初季振宜所編《唐詩》,收詩四萬二千九百三十一首,一為明代胡震亨所編《唐音通鑒》。即便收錄如此之多,仍難免掛一漏萬,不可目之為唐詩的全部。